日期:2025-07-06 07:40:57
有一句话说得好:“有志不在年高,无志空长百岁”,甘罗年仅十二岁便拜相,成为少年励志的典范。然而,在历史的记载中,甘罗拜相后的身影几乎消失,令人不禁疑惑,他究竟去了哪里?难道他真的是“伤仲永”的悲剧人物,随着年岁的增长,逐渐泯然众人吗?
显然并非如此。无论如何,甘罗的身份地位早已注定了他的历史地位。他作为秦国的上卿,年仅十二岁,这个职位即便他不做任何事,依旧能深刻影响历史的进程。对于甘罗的结局,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。
有一次,秦王嬴政与王后正在下棋,甘罗趁着棋子掉落的瞬间,偷偷地触摸了王后的脚。王后被吓得猛地一跳,顿时尖叫着扑向嬴政的怀抱。这时,甘罗刚刚十三岁,而嬴政不过比他大三岁,若从今天的角度来看,甘罗仍是个孩子,但在那个时代,没人会轻视他。
展开剩余83%王后愤怒地告状,称甘罗触碰了她的脚,而秦王嬴政则冷静回应,表示甘罗肯定不是故意的,只是无意碰到了她。然而,甘罗自从少年拜相之后,早已开始变得有些傲慢,尤其有吕不韦这样强大的背景撑腰,他也不再畏惧秦王。于是,他居然直言不讳地喊道:“我就是故意的!”
秦王虽然疼惜甘罗的才华,不忍心杀他,但他无法容忍这种对自己不敬的行为,于是寻求了吕不韦的帮助。吕不韦此时心中暗生嫉妒,担心甘罗这样一位年少有为的人将来会取代自己,便在心头燃起了杀意。然而,这个传说显然是影视剧中的情节,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。
甘罗的历史轨迹远比我们所想的复杂。他的祖父甘茂曾是秦国的左丞相,因秦国内政权斗激烈,甘茂叛逃至齐国,最终在魏国去世,再也没能回到秦国。祖父去世后,甘罗回到秦国,并为相国吕不韦效力,担任少庶子一职。
公元前244年,吕不韦掌控秦国的朝政,他计划派张唐前往燕国担任相国,与燕国联合对赵国发动攻势。然而,张唐因为曾率军攻打赵国,已经被赵国列入黑名单,赵国国君曾扬言,谁能擒获张唐,就将奖励百里土地。因为要经过赵国领土,张唐拒绝了吕不韦的命令,这让吕不韦非常生气。
就在这时,年仅十二岁的甘罗看见吕不韦愁眉苦脸,主动上前询问,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,他机智地说道:“君侯不必担心,我有办法让张唐去。”吕不韦虽然知道甘罗机智聪明,却没想到他能在这样的大事上出谋划策,便嘱咐他不要多管闲事。甘罗却大胆地辩解:“项橐七岁就做孔子的老师,我如今已十二岁,君侯何不让我一试?”
吕不韦想了想,觉得不妨试试,便同意了甘罗的提议。甘罗很快想出办法,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极具威胁的方式。他讲述了武安君白起如何因得罪范雎而被陷害致死的故事,反问张唐:“你与武安君相比,谁的功劳更大?你与范雎相比,谁的权力更强?”张唐自然没有反驳的余地,只能接受出使燕国的任务。
吕不韦得知张唐愿意赴燕国后,十分高兴,也对甘罗的机智刮目相看。甘罗趁机再次请求吕不韦:“请君侯为我准备五辆马车,我将先去赵国打通关节。”吕不韦这次没有再小视他,直接将甘罗的请求上报给秦王,获得了秦王的召见,甘罗便开始了出使赵国的旅程。
赵悼襄王非常重视秦国使节的到来,尽管甘罗年仅十二岁,他依然亲自前往郊外迎接。当甘罗与赵悼襄王见面时,他一开口便语出惊人:“大王,你大祸临头!”赵悼襄王显然不明白甘罗的意思,甘罗便讲述了秦燕联合的事情,并巧妙地建议赵国送五座城邑给秦国,以求避免秦燕联手攻赵的局面。赵悼襄王最终答应了甘罗的建议,送出了五座城池。
事后,赵国果然发动了对燕国的战争,而秦国则置身事外,未曾出手。燕国迅速失去了36座城池。赵国还为表示友好,将从燕国夺得的11座城池送给了秦国,秦国未费一兵一卒,便获得了16座城池。
甘罗凭借这次出色的外交策划,获得了秦王的高度评价,不仅被任命为上卿,还获得了祖父甘茂的土地和宅邸。这使得甘罗一跃成为历史上少见的少年高官,享有极高的地位。
不过,甘罗的事迹虽然惊人,但也并非毫无争议。对于他来说,说服张唐并非单纯的劝说,而是有一定的威逼成分。而且他在出使赵国时,自作主张,迫使赵国交出五座城池,这无疑是强行压迫,也损害了秦国的信誉。
甘罗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他的智慧,更有其家庭背景的支撑。毕竟,甘罗的祖父甘茂曾是秦国的丞相,秦国将高官厚禄授予甘茂的后人,显然是为了拉拢有潜力的后代。然而,甘罗在拜上卿后不久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,似乎有些反常。
最有可能的情况是,甘罗在短短的政治生涯后因故去世。如果是病死,史书中应该会有记载;而如果是他在年轻时就被处死,那么就只能由秦王或吕不韦决定。考虑到秦王年仅十五岁,权力大多掌握在吕不韦手中,甘罗的死可能与吕不韦有关。
有传言称,吕不韦可能因嫉妒甘罗的才华而将其除掉,但这种说法并不成立。毕竟,吕不韦与甘罗相比,显然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能力。甘罗的死,很可能是由于他年轻气盛,行为过于张扬,做事时不顾及后果,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顶之灾。
无论甘罗的结局如何,他十二岁便成为上卿,毫无疑问是“有志不在年高”的典范。我们应该向他学习,拥有远大的志向,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,努力奋斗!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